杏壇躬耕丨韶華不負春日暖,青春奮斗正當時——記昌樂一中優秀教師張淑潔
張淑潔,中共黨員,昌樂一中初中部數學教師,初中2020級數學組備課組長。2014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以一名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刻苦努力,竭盡全力為學生家長給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我播種陽光,收獲了春天
早在學生時代,成為一名教師的夢想就像一粒種子在張老師的心中生根發芽。大學畢業后,夢想成真,她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她告訴自己要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處理班級里的每個問題,用全部的愛呵護每一顆幼小的心靈。
作為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人,而這就需要老師能夠用愛心澆灌他們的心田。她喜歡與學生打成一片,這樣更容易了解學生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困難,與學生成為朋友。通過以自身人格為榜樣,她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與學生一起享受成績進步帶來的喜悅。擔任班主任期間所帶班級成績名列前茅;作為備課組長,她與組內老師齊心協力,數學成績一直優異。
率先垂范,言傳身教
每堂課張老師都會多方查找資料,精心準備,并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選取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從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時面向全體學生,鼓勵學生用心思考,大膽發言,及時予以肯定表揚。課后及時批改作業,鼓勵學生認真訂正,并對學生進行輔導,查缺補漏,全面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科水平。
2017級初三疫情封校時,即便每天任務繁重,數學組老師們也要進行集體備課,沒有時間也要擠時間,他們利用早上自習的時間進行備課,為的就是給孩子們呈現高效的課堂,讓孩子們在中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送走學成的2017級,迎來稚嫩的2020級,張老師深知,經歷了疫情的初一新生們,更加需要老師們的細心呵護。初一伊始,張老師就一直在抓學生的規范——坐姿規范、書寫規范、答題規范,典型習題積累本的使用等等,為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了基礎,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科興趣以及數學計算能力,張老師與數學組老師們已經成功組織了三次初一年級數學計算能力大賽,并為取得優秀成績的學生和進步較大的學生頒發證書進行鼓勵。學生們也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逐漸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并在期中期末等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追求卓越,奮力翱翔
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我要有一桶水。張老師深深體會到,在當今科研興教、呼喚反思型教師、研究型教師的新形勢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務必是不竭之泉,時時奔涌出清新的、閃爍著斑斕色彩的溪流。
在教學工作中,張老師潛心鉆研教材,反復研究新課標,積極向有經驗的優秀教師學習,主動幫助年輕教師,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己也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先后獲得昌樂縣政府成果獎一等獎、昌樂縣教育教學先進個人、市級優課、翻轉課堂大賽一等獎、模范班主任、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并在濰坊市初中數學教學研討會上作經驗交流。
韶華不負春日暖,青春奮斗正當時。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人們總是在追逐浮華和名利中迷失了自我。但教師這份職業讓她擁有了一顆平常心,孩子們純真的笑容和優異的成績是她最大的滿足。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愛登其質。是的,選取了這份職業,她便要盡心盡職、有始有終,唯無私奉獻,方無愧于心,此為大寫師者。
編輯:潘超